时间回溯。
刘铖引军出城之后。
刘政在城中召集民众,协助守备城池,以防不测。
不多时。
一名士兵从城西方向飞奔而去,向刘政禀报道:“大王,城西有一股兵马前来,穿着我们官军的服色,灰头土脸的,说被贼寇杀败,想要进城休整。”
刘政闻言,心中疑惑,但他还是赶到了西门,查看情况。
果然,就在西门城下,或卧或坐,正有百十个汉军溃兵聚在那里。
刘政扶着城垛,大声问道:“你们是哪里的兵马?如何弄着这个模样?”
听到刘政相问。
城下溃兵中,一个首领模样的人拱手说道:“好教大王得知,末将是长清县的县尉;昨天夜里,有一伙太平道人杀进城中,我等措手不及,被他击败,无奈只能到此,想请大王垂怜,赏一口水喝,让我们兄弟有条命在,好回去报仇。”
刘政听罢这话,又看到下面的士兵都满头大汗,衣着褴褛,心中升起了怜悯之心。
他对众人说道:“你们稍等片刻,孤下令开门。”
“多谢大王!”
那长清县县尉大喜,拱手说。
随后,刘政下令准备了两大桶清水,让士兵开了城门,将清水放在门洞处,待那些溃兵过来取用。
吱呀呀……
大门缓缓开启。
几名士兵将水桶放在地上。
他们正转身要走时,却听得身后恶风忽起,从那溃兵之中,猛然跳出一个黑凛凛的壮汉,手持两把板斧,哇哇大叫,直奔上来。
他仿佛一团旋风,转眼间就杀到几个士兵身后,旋即手起斧落,顿时把几名士兵砍翻在地。
此事一出,众皆大惊。
紧接着,那些所谓的溃兵纷纷站起,从身后摸出兵刃,哪里还有颓废的模样?
他们几步跨到城门处,手起刀落,呼吸间杀散了守门的兵马,直往城里冲去。
“快!快拦住他!”
刘政见此情形,心中吃惊。
他一边招呼兵马向前,一边向后退去。
不过,他这般仓促应战,怎能抵得过这些早有准备的敌人?
只见那位“长清县县尉”掣出双刀,大声呼喝,一片刀瀑席卷,无数汉军人头落地。
直到他们完全杀入城中时,他们才展露了自己的身份——这些人哪里是什么长清县兵马,他们都是宋江麾下黄巾军,奉宋江军师吴用的号令,在此设伏,伺机夺取城池。
此时此刻。
刘政已经吓得魂飞魄散。
他在几名士兵的护卫下,一路向东门跑去。
他想要逃离卢县,与刘铖、田璠等自家主力汇合。
不料,刚走不到多远。
斜刺里早有一支兵马杀出。
为首之人,赤裸上身,露出黑凛凛虬结肌肉,正是方才手持双板斧,屠杀士兵之人——黑旋风李逵!
“大王快走,这里交给我们!”
看到李逵气势汹汹杀来。
几名护卫脸上露出决然之色。
他们各自抽出兵刃,向李逵杀了过去。
这些护卫虽然训练有素,但又怎么是李逵这个杀星的对手呢?
只见李逵怪叫一声,抡起一双板斧,大踏步向前,几个回合之内,护卫便被砍死当场。
杀了几个护卫。
李逵赶上去,一把抓住刘政,狠狠扔在地上。
他双目赤红,紧紧盯着刘政,手中板斧举起,正要往下劈杀,却见那自称为“长清县县尉”之人快步赶来,大声喝道:“铁牛,且慢动手!”
然而,这人离李逵还有一定距离,李逵此时杀性已起,哪管喊他停手的是谁?
当下,他暴喝一声,手中板斧划过沉闷风响,结结实实砍在刘政的脖颈之上,顿时之间,血光崩现,可怜一代济北王,就此毙命。
“铁牛,你如何这般莽撞!”
自称“长清县县尉”之人名叫武松,也是宋江极为看中的兄弟。
他为人稳重,武艺高强,所以常常被宋江派遣,来看住这个颇能惹事的李逵。
此时,他见李逵杀了刘政,大声说道:“这刘政虽然是济北王,但为人还算忠厚,若能够生擒他,以他的印信号令济北国,则大事可定……但现在,你却杀了他。大哥取济北,又要多费周折!”
李逵闻言,支支吾吾,挠了挠头说道:“俺不是不知道嘛!再说了,这鸟人是个大王,会不会将印信给我们还不一定呢;现下杀了他,直接去王府拿了印信,岂不干脆?”
“唉……只有如此了。”
武松摇摇头,对李逵说道。
说罢,他转过头,接着道:“城中诸事,有我和韩伯龙兄弟处置;你与项充、李衮、鲍旭几个兄弟,并麾下精锐,从后方助董将军、秦将军破敌。”
“武家哥哥放心,俺知道轻重!”
李逵拍拍胸脯,大声说道。
说罢,他辞别武松,带着项充、李衮、鲍旭,以及五百个精壮步兵,开了城门,直往东面飞驰而去。
出了城。
走不多时。
只见前方刘铖、田璠率领汉军,正和董平、秦明的黄巾军骑兵交战正酣。
李逵哈哈大笑,手中一双板斧挥动,火剌剌杀奔上去。
他的身后,项充掌铁枪、团牌,背后插飞刀九把;李衮仗铁剑、团牌,背后插飞枪九把;鲍旭赤着上身,体型如熊,提着一柄丧门阔剑,三个人久在李逵身边作战,配合极其默契。
此时此刻。
几人率军一拥而上。
由汉军的后队方向杀了进去。
在几个猛虎的突击下,汉军后队抵挡不住,纷纷溃散。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