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年近五十的男人,在自己分到的新家转悠了一大圈,满脸欣喜的说道:“我们现在也是有家的人了。”
“父亲说得对!”
一个年轻人,笑嘻嘻的说道:“早知道陛下为我们准备了这么好的房屋,就应该让大叔二叔他们也一起搬过来。”
年轻人话音刚落,那中年男人顿时一愣,道:“武儿,走,咱们去见见里长。”
被唤作武儿的年轻人闻言一顿,道:“父亲这时候见里长何时?”
“去问问里长,能不能让你回一趟蜀地!”中年男人一边往外走,一边说道:“这地儿比起蜀地好,而且朝廷还给了这么多优惠政策,为父琢磨,既然朝廷想要开发美洲,看看能不能让你大叔二叔也一起迁移过来。”
“咱们在蜀地虽然有几亩薄田,但是受限山高路险,怎能与这里相比。”
“父亲说得对!”
年轻人闻言顿时欣喜,然后父子俩就朝村子中心走去。
里长家。
赫默村里长是一名扶桑人,名为渡边隽秀。
此时在他的家里,已经聚集了十余个村民,都是新迁移来的,其中有安南人,南亚五国的人,也有中原的汉人,还有蒙古人。
“渡边里长!”
一个中年男人道:“我想让我儿回一趟中原,让我的哥哥姐姐还有父母,都迁移过来。”
“对对,里长!”
“我也想让我家大哥和父母迁移过来。”
渡边隽秀时年五十七岁,原来生活在京都郊外,因为日本战败,迁移到了辽东,后来参与修建奴儿干都司至白令海峡铁路立功,一年前又在朝廷的安排下,跟随大部队迁移到了吴王州赫默村,后来直接被县令任命为赫默村的里长。
作为一名扶桑人,他已经经历了几次迁徙,他其实已经习以为常。
没办法,谁让他们被大明王朝打败了呢?
当然,这些年在大明的统治下,帮助大明朝廷修建铁路,朝廷倒是对他们也不错,他们修建铁路朝廷会按时给他们发放工钱,一旦在建设当中立功,朝廷还会给予一些赏赐。
当然,如果谁敢捣乱,大明朝廷的法律也是非常严格的。
总归就是一句话,在大明王朝的统治下,想要安安稳稳的生活很容易,就是听朝廷的话,朝廷就不会亏待你,反之则将会受到严厉的惩罚。
不过这一点,在任何地方其实都一样。
但是——
眼前的这些百姓,让他有些懵逼。
你们是犯糊涂吗?
你们这可是远离故土,怎么刚到这里,一点没有不适应,反而还琢磨着要让留在老家的亲人也迁移过来。
“里长!”
“我们相应朝廷政策,想必美洲还需要很多百姓,您就让我们派人回去把家人都接过来吧。”
听着这些百姓的话,渡边隽秀叹息一声,然后抬了抬手,示意大家安静下来,他才说道:“乡亲们,从现在开始,我们就是乡亲了,以后都将生活在这个村子,我们将一起发展赫默村,所以请允许我叫大家一声乡亲们。”
这个称呼,是他们离开白令海峡时,皇帝朱允炆做动员的时候,称呼大家为乡亲。
“但是啊!”渡边隽秀说道:“我虽然是赫默村的里长,但是我只负责帮助大家尽快适应这里的生活......”他的话还没说完,一个年轻小伙子说道:“里长,我们已经适应了,这里比我们老家好多了,有新房子,朝廷还给我们发放了足够生活半年的粮食,还有属于我们的土地。”
“说得对,我们在老家,家里虽然也有田地,但是村子人口越来越多,分到的土地就越来越少,咱们都是普通百姓,土地少了将来怎么养得活这一大家子人。”
听着百姓们七嘴八舌的回应声,渡边隽秀心中愕然。
这些村子都是他们第一波迁移过来的人,按照朝廷的旨意修建的村落,当然朝廷是会给他们发放工钱的,他这个时候其实想说的是,你们要是一年前就来到了这里,你们还会这样吗?
一年前,这里到处都是荒山,土地到处都是杂草,就跟原始森林差不多。
也是因为这一年多的时间,由他们第一批迁移过来的百姓,还有朝廷派来的新军,用一年时间建设起来的。
当然——
他也理解这些人的心情,这个时代很多地方都很落后,比如以前的日本,经历了几十年的南北战争,即使京都附近,村镇也比不上现在的赫默村。
大明虽然是征服他们的国家,但是现在他们能过上好日子,确实是因为大明王朝太过于强盛。
“乡亲们!”
“乡亲们!”
渡边隽秀再次示意大家安静之后,他才又说道:“你们的心情我能理解,你们的想法,我改日一定向县令大人汇报,至于朝廷是否同意,这就不是我能左右的了。”
当渡边隽秀的话音刚落,在场的百姓都是莫名的有些激动起来。
虽然渡边隽秀没有立即同意他们的请求,但是他们却觉得很有希望,因为他们老家一路来到这里,其实他们也听到了不少的言论。
比如朝廷现在就是要全力开发美洲大陆,接下来还会大量的从中原往美洲迁移人口。
既然朝廷想着要想美洲迁移人口,那他们主动要求家人迁移,朝廷肯定会很高兴的,因为他们当初离开家乡的时候,其实心里是十分不愿意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