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隆二十三年,皇后唐昭在东宫秘密接见陈千缶。
“这药只能致人假死?”
皇后隔帘问话,陈千缶单膝跪在帘幕前,颔首道:“臣愿以全家性命担保。”
“那好,你先退下。”
陈千缶退去之后,唐昭依然不放心。于是找来太监,药混入酒,灌入其口。不久太监便昏厥过去,呼吸几乎停止,脉搏若有若无。身体变凉,逐渐僵硬,脸色惨白,俨然是一副死去的模样。唐昭一直坐在榻上观察太监,直到三个时辰过后,太监才逐渐缓醒,这时唐昭才准备带药回宫。
“母后!”
太子赵盈已知皇后计划,急匆匆跑到母亲面前,跪倒道:“请母后三思啊!”
“盈儿不必多言。按现在势头发展下去,你的太子之位迟早被皇子誉夺去。一旦你失去太子之位,我们娘俩就算有唐氏支持,也不会有好下场。既然未来不美,我们岂能坐以待毙?就此一搏,若能成功,你就登基大位。”
安国公唐琼告诉唐昭,干脆毒死万隆帝,可唐昭最终还是选择用这种让人假死的药。
不知为什么,唐昭下不去狠手。
或许是唐昭不够狠,又或许是她心中还抱有某种幻想。
当夜皇后难得放低姿态,说是要向皇帝认错。万隆帝赵恬觉得自己与皇后的斗法终于获胜了。这些年他们时常怄气斗嘴,互相都说过绝情的话,可当赵恬听说皇后服软,他笑得像个孩子。
赵恬万万没想到,皇后会对他下毒。在昏厥的前一刻,他似乎脑子还是清醒的,握着酒杯的手在颤抖,酒杯落地,不敢置信的目光盯着唐昭。唐昭不与之对视,侧目一旁。万隆帝一头栽倒,皇后立刻宣布皇帝驾崩。
宣布皇帝驾崩是有一套程序的,太医院、诸妃子、诸皇子、诸亲王、国之重臣都有关系,可唐昭只是把贤王赵选、睿王赵满、岐王赵腾、安王赵升,康王赵棣唤入宫中,让他们做个见证,立刻准备让太子登基。
国不可一日无君,皇后的提议并没有错,可问题是太子在这时候薨了。
太子是怎么死的,一时间竟无人知晓。
就好像太子也吃了那假死的药,可太子是真的死了,而万隆帝距离苏醒还差一个时辰。
既然太子死了,孟贵妃所生皇子誉便是第一顺位继承人,唐皇后当机立断,封锁消息,并将皇子誉骗出,五花大绑,倒栽葱投入井中。
长秋宫水井里,又多了一道冤魂。
这时唐氏门阀抓紧时间,将皇子牧送向皇宫。
皇子牧是万隆帝与陈菊所生。陈菊就是陈千缶同父同母的妹妹,每每与陈梅成双成对的出现,由于陈梅名气太大,所以才掩盖了陈菊。其实从苏瓶第一次见到陈菊开始,就不觉得她比陈梅差。
陈菊在宫外给万隆帝生了一对双胞胎,一个是皇子牧,另外一个就是在聚奎山上长大的陈牧。
虽然皇子牧生在宫外,可他与万隆帝长得像。而且从吕石记载的临幸记录来推算预产期,与陈菊产子时间相吻合,可以确定这孩子就是万隆帝的。韩太后活着的时候,皇子牧就被皇室所承认,并领进宫中生活过两年。过了十二岁,才离开皇宫。
就在皇子牧坐车向皇城奔去时,孔雀大街突然闯出一哨人马,一排乱箭飞来。皇子牧的车是特制篷车,普通弓弩射不穿。可有一箭势大力沉,竟穿过门板,刺入皇子牧的头颅,当场毙命。
“这下坏……”
太子薨,而唐氏暗中扶植的皇子牧也毙命,唐氏多年布局毁于一旦。
而孟氏何尝不是如此。
贵妃孟缇听说皇子誉被溺死,怒不可遏,从孟氏调遣刀斧手进宫。当时皇城已大乱,御林军中皇帝势力失去主心骨,与皇后势力搅合在一起,互相遏制。趁机,门阀兵闯入皇城,河西悍将章邯带人冲入皇城,直奔长乐宫,去找孟贵妃。(注1)
还没等孟贵妃向长秋宫发难,唐皇后就带着一群人来到长乐宫,仇人见面,一场刀兵大战轰然打响。
其实唐昭并没做好与孟缇决战的准备,她是来找孟缇讲和的。因为唐昭刚刚获得证据,证明太子是西门氏害死的,而皇子牧也是西门氏害死的,或者是西门氏所支持的康王派系的人害死的。现在看来,是唐氏中了西门氏的圈套,错怪孟氏,才连累皇子誉。
可孟缇已陷入疯狂,根本听不进去。
孟缇疯,章邯没疯,他知道,若今天杀了唐皇后,孟氏和唐氏就算是彻底中了西门氏之计。
章邯给皇后使眼色,皇后带着人转身就走,可这时其他孟氏家将出手了,箭矢乱飞,唐皇后中箭倒地。
唐昭口噙鲜血趴在地上,瞪视孟缇,问道:“皇后一死,孟氏将死多少人?”
刚才还疯疯癫癫的孟缇突然冷静下来,面无表情走到唐昭面前,将一把匕首放到唐昭手里,孟缇抱着唐昭的手把匕首戳向自己。
就这样,唐皇后和孟贵妃双双毙命。
当胡荣和戳破西门氏秘密的陈千缶赶到长乐宫时,已经迟了。皇后和她的几名婢女,和少许卫兵,都已倒在血泊之中。诡异的是,证据没了。不知唐皇后把那封信藏到了哪里。后来无论如何翻找,也找不到。
章邯对胡荣道:“这是个误会,孟氏与唐氏本不应该如此。应速见两位国公,把话说清楚。否则误会继续加深,后果不堪设想。”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