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知段氏族长突然跪下说道:“殿下,我族中有二人力大无穷武艺精湛,皆有万夫不挡之勇,恳请殿下能让此二人入得军中,为殿下效犬马之劳”
“哦?”朱标来了兴趣,这倒是个新鲜事儿哈,竟然还有来引荐的。
“好啊”朱标起身说道:“人呢,叫来看看吧,若真像你说的一样皆有万夫不挡之勇的话,我自然会收下”
“此时他们就在外面,殿下稍等”段氏族长说着连忙朝营帐外跑去。
没等朱标喝口茶的功夫,他就带着两名年轻壮汉走了进去。
段氏族长拱手介绍道:“殿下,此二人分别叫做段大奔和段小奔”
段大奔?段小奔?
这二人还是兄弟呢,不过仔细一看,倒也长得确实挺像的。
大奔的脑袋要稍大点儿,小奔的脑袋要稍小一点儿,一眼就能看出区别来,也不用担心叫错名字。
朱标来了兴致,从他们的身形体态确实可以看出他们的力大无穷。
于是朱标问道:“你们可否能展示展示武艺?”
“能能能”段氏族长连忙说道:“还请殿下移步账外”
也是,这小小的营帐里也确实不方便。
此时外面天色已暗,大军营寨中四处点燃了篝火视线倒也还算是敞亮。
挥挥手清出一片足够大的场地来,给这二人留下足够的施展空间。
朱标满怀兴致的准备看着他们表演,此时邓愈和李文忠看见这么多人聚在一起也跟着走了过来。
“殿下,这是?”李文忠来到朱标身旁轻声问道。
朱标也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道:“文忠大哥,你观这二人如何呀”
此时段家兄弟各自拿一狼牙棒开始对打起来,每一次的对抗都震得周围的人心中一颤。
李文忠仔细一瞅,他们两人打得火热,处处都散发出激情的味道。
不禁感慨道:“好壮士啊,没想到此处竟然有如此猛人,殿下他们是从何处而来”
朱标笑着看向一旁的段氏族长,说道:“就是这位族长带来的人,哦对了,段族长,这二位好汉是你的...”
段氏族长谦卑一笑拱手道:“正是小民犬子”
“好啊”朱标拍手叫好:“段族长心中有大义,积极送儿子从军,实乃大明之典范啊”
“殿下过誉了”
“段族长放心,我大明是不会亏待军士的家人的”说着朱标又看向身旁的李文忠道:“文忠大哥,这二人就交由给你教导了,说不定今后此二人能在战场上建得奇功呢”
“是,殿下”
.......
第二日一早,邓愈就找了过来。
不用说,肯定是来讨论剿贼一事的,现在的他还是迷迷糊糊的。
不知道是剿还是不剿,反正这事儿把这个在战场上威风凛凛的大将是愁得够呛。
其实昨天晚上休息的时候朱标都已经考虑好了,这情形保不齐就会出现流血事件。
不过也并不阻碍政令继续施行,现在送往中书省的章程昨日才刚刚送过去,等他们那边筹备好了恐怕还需要几日时间。
所以朱标对邓愈说道:“邓都尉,你可能还需在这里待些时日,这里的宗族村落不少,若是他们联合起来将会是一股不小的力量”
“那殿下的意思是...”
“不日后朝廷会派人来专门处理这迁民一事,而邓都尉要做的就是配合朝廷来的专人组织迁民,做好护卫的同时镇压反抗之人”
“尽量只诛贼首,前些年因战乱人死的人太多了,天下到现在还没有缓过劲儿来呢”
邓愈拱手道:“臣明白了,接下来殿下可是要回京?”
“不”朱标摇摇头道:“我准备去趟苏州城,听说那里很热闹,池子里的鱼儿也非常多”
......
皇宫御书房。
老朱在收到标儿的来信后第一时间就找来了李善长。
而李善长也在同一时间收到了殿下的来信,就准备进宫去皇上商量商量,所以这对君臣很快在御书房碰了头。
老朱率先问道:“太子传信说想让你儿子李祺到江南去主持宗族迁民一事,善长你怎么看呢”
老朱也奇怪,派谁不好,为什么要偏偏派这个李祺去呢。
李祺此人老朱当然也是略有耳闻,这是大功臣的儿子嘛理应多注意一番。
目前来看有多大才能还不好说,毕竟为官时间短年纪也不大,但是却听说此人非常善于处理各种关系。
每到一处地方任职很快就能与当地的官员们打成一片,而与李祺形成鲜明对比的就是刘伯温的儿子刘涟。
这说起刘涟,老朱觉得他当个知府应该就算是当到头了,各项政绩也只能算是马马虎虎勉强过得去。
看在他为人老实本分和他爹刘伯温的面子上,等什么时候给他升一级还是把他调到个闲置去吧。
不过就目前来说李祺倒也没有出过什么差错,各项政事倒也处理的还行。
当然老朱也不知道标儿为什么就指名道姓的要这个李祺,那就先问问看李善长怎么说吧。
李善长当即拱手答道:“皇上,犬子有几分才能臣还是清楚的,若是为朝廷办个差跑个腿什么的倒还能勉强胜任,但若是单独主持一事恐怕其能力实在是难以胜任”
老朱一听就多少有些不高兴了,问道:“如此说来,是太子识人不明咯”
李善长一听当即提了一把冷汗,没想到自己竟然会犯这么低端的错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