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标听说是父皇亲自来接,在十里开外的时候就带着数骑狂奔而来。
在见到站在最前列的父皇后,当即跳下马来叩拜道:“儿臣叩见父皇,是儿臣不孝,让父皇担心了,还望父皇恕罪”
“标儿快起来,勿要多礼”老朱连忙上前扶起朱标。
看着朱标刚毅且成熟的面容,老朱不禁感慨道:“好啊好啊,标儿如今是一名真正的男子汉了,已经能够扛起大明的一片天了,以后啊咱也能放心的将这大明江山交到你的手中”
朱标恭敬拱手道:“父皇您还很年轻,现在又何须说这些呢,儿臣惶恐”
朱标不是惶恐能不能扛起这片天的问题,而是在担心他自己还能不能活到那个时候。
父皇的身体一直很不错精神状态也很好,可他自己却没能活过四十,在他死后父皇还撑住了六七年。
朱标现在也没太想明白,明明身体一向还算不错的自己,怎么一下子就一病不起了呢。
不过担心归担心,却并不担忧。
因为就算这一次依旧没能活过四十岁,但至少自家儿子的命运却改变了,或许是因为早出生两年的缘故。
反正萧九贤之前都已经打了包票,表示这个孩子的身体状况好得很,活过七老八十不在话下,至于早夭那更是无从谈起。
朱标正想着,就被父皇拉着向龙辇走去,嘴里还不停说着:“标儿,这一次北伐你也辛苦了,回来以后先好好休息休息”
“等明天再去看看你娘,在你出征的这些日子里,你娘的白头发都多了不少”
“哦,对了,你看咱都把英儿给你带过来了,你看看英儿现在长得多壮实”
老朱说着就将大孙子从奶娘手中抱过来递给了朱标。
朱标顺势接过,还腾出一只手指来戳了戳孩子的小鼻梁,软软的很有弹性。
“咿呀...咿呀”
孩子乐呵呵的笑个不停,就跟点中了笑穴似的。
老朱看着自家儿子抱着大孙子的情景当即哈哈大笑起来,能够看到这温馨一幕的他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
再往前数二十年,老朱何曾敢想象这个画面,就算是做梦也不敢梦得这么过分。
二十年后,这一幕就真真实实的发生在他自己的眼前,老朱在这一刻忽然感觉到自己这一生也算是完美了。
“呀...咿呀...咿”
老朱大笑道:“标儿你看,英儿现在都能发声了”
“父皇说的是”
朱标非常认同的点了点头,相信要不了多久就能开口说话了,这要是一岁前就能开口说话那肯定得是个神童。
当然朱标也不奢望自己的儿子是个神童,只要能够平安长大就行,就算是一两岁才开始说话也算正常,主要是长大后的教导很重要。
这时小小朱还在不断的发出声音:
“呜...爹...咿呀...爹”
老朱与小朱相互对视,震惊得久久没有言语。
最后还是小朱率先开口,不确定的向老朱问道:“父皇,您刚才听见了吗,他刚才叫我爹了”
“听见了听见了”老朱重重的点了点头,不可置信的说道:“咱全都听见了!”
老朱说着又将小小朱重新抱回怀中,嘴里不停念叨着:“英儿,叫声爷爷来听听,爷爷,爷爷”
“咿呀...咿呀”小小朱笑得可开怀,小手又再一次抓上了老朱的胡须。
老朱焦急的轻声说道:“英儿,不是咿呀,是爷爷,跟着爷爷念,爷爷,爷爷”
朱标见状不免摇头微微一笑,在他看来能叫声爹已属不易,要是还能再叫声爷爷那还不成神童了。
“爷...咿呀...爷爷”
朱标一听这是英儿发出的声音,突然震惊的抬头看去。
这一声音量可不小,而且口齿也相对清晰,基本能听清楚。
还不待朱标有什么动作,就见身旁文武百官齐刷刷的跪了下来。
大家伙儿们齐声拱手喊道:“臣等恭喜皇上,恭喜太子殿下,太孙还未满岁便能言语,将来必是圣君”
老朱高兴得都不知该说些什么呢,无他,万般言语皆在赏赐中,等回去后凡是在场的人都统统的奖赏。
不,这么小气怎么行,得全国同庆才行,当初大孙子刚出生的时候。
因为那时急着准备北伐,所以也没有什么表示,等回去后一下子全办了。
在众臣子们的感谢声中,老朱抱着小小朱带着朱标走上了龙辇。
随后在李木的‘起驾’声中,队伍正式朝着京城方向走去。
“实乃天佑大明啊!”
刘伯温仰望着天空不由感慨道。
此时的刘伯温和李善长并排走着,就跟在龙辇后面,文武百官中在徐达和常遇春不在的情况下,又有谁能走在这俩老人的前面呢,就算徐常二人在也最多就是各走一排。
李善长听到刘伯温的感慨后,也非常深感认同的点了点头。
缓缓笑说道:“伯温兄,听说你能算卦占卜,对太孙可有算上两卦呀”
“都是以讹传讹罢了”刘伯温摇摇头道:“天底下哪里有什么算卦占卜鬼神之说,不过都是推测罢了,算得是与不是不到最后谁又能说得清楚呢”
“而且善长兄啊”刘伯温继续说道:“太孙将来究竟如何,我们两个老头子想必是见不到了,又何必为这些事情而烦恼呢”
“这可不好说”李善长还不服气,“我呀还能再活五十年呢,到时候老夫一定每年都给你上香”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