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大功臣的蓝玉此时正在回京的路上,就算不给他封个公爵那侯爵也是跑不了的。
不过朱标认为还是先给他个侯爵好,没别的,就怕他骄傲。
当然这饭要一步一步走,路要一口一口吃,人力再厉害也不能去对抗时间吧。
朱标想到这儿,当即就让张保去将中书省左丞相和大明商行行长沈万三叫来文华殿。
朱标想了想又忽然觉得自己好像遗漏了什么,思索片刻后又补充道:“还有平章政事胡惟庸,以及大明商行副行长沈容也一并叫来”
“是,殿下”张保当即领命前去安排人传信。
朱标意识到这件事情恐怕不是一朝一夕之间就能做成的,而这李善长和沈万三估摸着也干不了几年了。
就算这俩老人的身体目前看起来还不错,再活个十年八年的一点儿问题也没有,但是到时间了该下还是得下,这人老成精也不止是说说而已的。
而胡惟庸和沈荣算是目前最好的接任者,虽然他们与前任都有极大的关系。
比如李善长和胡惟庸是师生关系,这年头的师生关系就如同父子,俗话说得好,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至于沈万三和沈荣那就是货真价实的亲父子了,这关系自不必多说。
本来大明商行朝廷是专门安排了一个副行长的,后来朱标见这沈荣也干得不错,于是就新添了一个副行长的位子给他,就当是工作的提前交接吧。
按理来说这上任和下任之间应该避嫌才对,这怎么还让他们无缝对接呢。
朱标表示这并不是问题,他就往哪儿一坐,就没人敢搞事情。
他们若想搞事情,朱标也表示欢迎,正巧最近锦衣卫都没有什么业绩,这突然来了个这么大的业绩,他们还不知道得有多高兴呢,估计认他们为再生父母也不为过。
张保走后,朱标没事儿又看向老朱和小小朱的方向。
只见这爷孙俩正在有说有笑的看着奏折,老朱拿着奏折将上面所记录的内容,当成故事一样给小小朱念。
这奏折上面的内容就提供了个人物和背景,然后其他的情节就全靠老朱瞎想。
老朱还挺幽默,这现编出来的故事逗得小小朱一乐一乐的。
朱标见状也不免叹气的摇了摇头,对此也是颇显无奈。
这能咋办嘛,能将他们拉来文华殿待着就已经是极限了,想要再多就真不行了。
朱标只能大口干了一杯茶水,以平息心中的不怠。
如今朝廷的办事效率很快,没一会儿,李善长与胡惟庸以及沈家父子一同来到了文华殿。
“臣等拜见皇上,太子殿下,太孙殿下”
这几人当然也是一脸懵圈,怎么文华殿内会有皇上和太孙的身影呢,这又是唱的哪一出啊。
待他们正思索之际,就听见太子的声音响起,“不必多礼,都过来坐吧,我有些相商”
“多谢太子殿下”
四人闻言当即来到朱标案桌前坐成一排,挺起腰杆静静的等待着太子的吩咐。
朱标率先直入主题沉声述说道:“今日请各位前来只为一件事情,这件事情便是自洪武三年实施的开中法政策”
“开中法政策?”
其他人倒是没什么太大反应,但李善长的反应却是非常大的。
原因很简单,因为这开中法政策就是他李善长一手安排实施下去的,而且与老朱一样,这同样是李善长非常引以自豪的事情。
如今这开中法实施得好好的,结果某一日监国的太子殿下又突然提及了此事,李善长怎能不感到诧异。
李善长较为关心问道:“不知太子殿下对这开中法可是有所疑问”
朱标微微一笑道:“李丞相勿要担心,我今日叫各位前来就是想同你们商议商议,能有什么办法来替代这开中法”
李善长一听就更为奇怪了,于是疑惑的问道:“不知殿下为何要替代这开中法,可是开中法出了什么问题吗”
他此时脑子转得飞快,不断回忆着最近是不是出了什么事情。
而且此事肯定还不是小事情,而是能够影响到太子殿下决心修改政令的大事情。
但问题是最近这开中法的实行过程中,到底是出了什么事情呢。
老夫这两年就算是没怎么管具体事情了,但是关于各方消息的接收可是一直没有懈怠过的。
如果真有什么有关于开中法的大事情发生,没道理一点儿风声也听不到呀。
可是回忆了半天,硬是什么也没有想起来也,有关于开中法的一切都是中规中矩的呀。
难道说老夫又忽略掉什么了吗,一时间李善长淡定许久的心,又不免重新快速跳动起来。
朱标对于李善长提出的问题也不在意,缓缓说道:“目前这开中法没有问题,但不代表以后也不会出现问题”
“我有发现这开中法所存在的巨大漏洞,所以才想着看看有没有什么方法来替代掉这开中法”
这时沈万三又说道:“太子殿下可是想用大明商行来替代这开中法?”
沈万三现在也算是久经官场的人了,政治敏感性自然也不会差了。
这开中法之事本不关他大明商行的事情,可是太子殿下却一同将他也叫上了。
很显然太子殿下可不会将他叫过来玩儿的,必是有事要交代。
既然话题都说到这儿了,沈万三也明白太子殿下是想要安排他做什么事情了。
“不错”朱标很满意的点了点头,悟性不错,能自己说出来当然是再好不过了。
朱标继续问道:“沈行长不知可有什么好的方法,能用大明商行直属管辖的商队来替代其他商队,替代那些以盐引为目标的商队”
随着朱标话语的落下,他面前的四人也纷纷埋头苦思起来。
朱标当然也不急,慢慢的端起茶来准备浅酌一口。
结果喝了一口茶叶,哦...忘记了,刚才因为要压火气所以一口气给干完了。
当即瞄了身后的张保一眼,张保见状这才反应过来,连忙尴尬一笑的重新添上刚烧开的水。
朱标重新放下茶杯,静静的看着他们,看看他们能想出什么好办法来。
朱标知道,这事儿可并不是那么容易就决定的。
这里面涉及到的问题很多,首先大明商行旗下肯定是没有那么多的商队的。
其次是其他没有盐引的商户又怎么办,他们今后还赚不赚钱朱标倒是不担心。
但问题是这些商户的手底下也确实有着大量靠这一行生活的人,政令下达后这一行说砍就砍了,那这些人又该怎么办呢。
若是因为朝廷的政策修改,而导致他们的活路被断,这也绝不是朱标愿意见到的。
喜欢大明:重生朱标请大家收藏:(www.miaobigee.com)大明:重生朱标妙笔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