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年三月,经过一年的准备之后,刘浩天命令五大军团尽起全国之兵,合计兵力五十万,由三个方向进攻长安。
西帝征召四十万兵力抵抗。
大汉近百年来,最大规模的一场战争爆发。
经过三个多月的激战,东军获得全面胜利,于六月收复故都长安。
刘应带着残兵败将逃窜至西域。
至此,整个大汉朝除了西北一角和西南一角,其余全部落入刘浩天之手。
打下了长安,刘浩天着手准备迁都。
九月,刘浩天迁都长安。
在回到长安之后,刘浩天迫不及待地昭告天下,封杨凝仙为贵妃、苏魅为淑妃、肖嫣晗为德妃。
加上先前封的慕容霜雪的贤妃,和杨芸姿的皇后,至此,刘浩天一后四妃,五个女人全部拥有了正式身份。
此诏一出,震动天下。
百姓议论纷纷,文武大臣反对者无数,其中以御史大夫卢冠最为激烈,他上书直言刘浩天此举是违背人伦,乃逆天之举,若不收回成命,会遭万民唾弃,危及社稷,遗臭万年。
刘浩天态度坚决,不管不顾。
双方在这几日早朝基本上就是吵这件事。
到后面,跟随卢冠反对的官员越来越多。
而刘浩天也越来越烦躁,老子一统天下就是为了给几个心爱的女人身份,如今,刘应都被老子打趴下了,你们这些个吃老子俸禄的还想反对老子?
这一天早朝,他打算不再姑息,谁再反对就办谁,昏君就昏君,百姓关心的是吃饱饭,偏你这些个吃饱喝足的家伙喜欢找茬。
可谁知,早朝上,卢冠和百余名官员竟然个个头缠白带。
“陛下,陛下新封的贵妃、淑妃、德妃,实在是有违人伦,还请陛下收回成命。”卢冠率先出列,又是这一番陈词滥调。
刘浩天听到这话就有点烦躁,但还是耐着性子说道:“如何有悖人伦?”
“像那苏氏,肖氏,乃陛下父王之嫔妃,陛下如今封其入主后宫,岂不是有悖人伦?尤其是杨氏,乃前帝之后,陛下怎可纳之?请陛下收回成命。”卢冠面露决然之色,继续说道:“不然,我等今日就撞死在陛下面前!”
其他百名头缠白带的官员齐声喊道:“请陛下收回成命!”
刘浩天直接给气笑了,我还说今日谁反对就办谁,你们就来个以死明志是吧?好,我倒要看看你们的骨头有多硬。
“卢爱卿此言差矣,苏氏、肖氏虽是父王嫔妃,但各个缘由前几日朕已说明,她们是受前江陵太守周辟的迫害而家破人亡,廷尉也已经给各位看过卷宗,朕就不再重复。父王见她们可怜才收留她们,并未宠幸。”
说到这里,刘浩天站起身来,怒视全场,大声说道:“再者,古往今来收继婚者不知凡几,远有卫宣公,近也有本朝燕王定国,周边的前匈奴呼韩邪单于父子也都迎娶过明妃昭君。这么多人都做过,偏你来指责朕。”
他越说越激动,来回踱步道:“至于说杨氏,前帝被突厥所掠,突厥现在战火连天,前帝只怕早已归天。杨氏乃遗孀,朕娶遗孀,有何不可?”
“陛下,您所说的卫宣公,燕王刘定国、呼韩邪单于父子,都是昏君呀,难道陛下也想行昏君之事吗?”卢冠不卑不亢,沉声说道。
其他官员不敢作声了,这直骂陛下是昏君之事,他们可不敢附议。
这百名反对者的左侧,同样有几十名官员,他们是以诸葛明、李世荣为代表的中立派。
此刻,他们也噤若寒蝉。
整个大殿陷入死一样的沉静,只有刘浩天急促的喘息声。
只见他青筋暴起,呼吸急促,怒目圆睁,一掌将龙椅前的桌案拍得粉碎,狂暴的内力震的周边的房梁似乎都在摇晃,落下不少沙石:“昏君就昏君!朕今日这件事做定了,谁敢反对就站出来!”
全场所有的人,文武官员、宫娥太监从未见陛下发出如此盛怒,一个个跪伏在地上,瑟瑟发抖。
只有卢冠一人依旧坚挺地站着,不惧刘浩天,横眉冷对道:“陛下如此行事,臣第一个反对!”
“好!”刘浩天用手指着他的鼻子骂道:“你够胆气,那朕第一个就杀了你!王宽,将卢冠推出斩首。”
王宽带着两名侍卫上前,夹起卢冠就往外走。
卢冠人被架着,脚被拖在地板上划,口里还不停骂道:“昏君,昏君。”
这时,诸葛明往前跪一步,道:“陛下,卢大人也是一片公心,还望陛下饶其出言不逊之罪。”
李世荣也跟随附和:“陛下,卢大人虽言辞不当,但也是为了大汉社稷着想,还请陛下暂息雷霆之怒。”
有了现丞相和前丞相的带头,其他文武百官无论是反对派还是中立派,全部都跟随附和:“请陛下暂息雷霆之怒,饶恕卢大人吧。”
全场所有的人都求情,王宽见势就让那两名侍卫停下。
刘浩天转过身去,半晌不语。
少时,他平复心率,脸色缓和,转过身来,看着已快被架出殿外的卢冠说道:“卢爱卿,是不是昏君你说的不算,朕说的也不算,只有天下百姓说的才算。方今天下,百姓依旧食不果腹,民生艰难,赣州又发生旱灾。西域的刘应,云南的李文道依旧虎视眈眈。天下臣民盼望的是天下一统,安居乐业,根本就没心思管朕的妻妾是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