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田园牧歌养殖厂离开之后,韩松林又去阳河,到福星工业那边看了一番。
福星工业从韩松林收购到现在,也不过一年多不到两年时间,可发展速度上面,确实令人惊叹来形容。
在阳河这边,福星工业专产卡车,客车以及各类的工程机械设备。
韩松林让柳玉烟她们在办公室等待,毕竟在厂里面转悠,还真的不适合带小孩子一起去。
张乐平带着韩松林在福星工业厂区里面转的时候,脸上满是得意:“老板,现在我们已经将产能完全的转到卡车和工程车辆以及客车的制造上面;在今年,我们争取将卡车的产能提升到年产三万辆。”
三万辆?
全重卡?
这可就有点夸张了点。
“包括微卡?”
张乐平干笑了一下:“包括!”
重卡的话,生产难度上面要大很多,对技术要求高,福星工业生产速度上面,自然不可能说太快。
韩松林也没有太在乎这点,只要赚钱,一切都ok。
“工程车辆现在,就只有挖掘机和推土机?”
张乐平:“我们最新给造出来了压路机。”
工程车辆现在需求可相当大,福星工业造出来之后,订单接到不少,张乐平正在说,扩大产能。
就是吧,工人现在有点缺。
没有工人,这想要扩大产能都不行。
“客车呢?”
“现在我们客车销售情况并不算太好,准备继续的保持现有的生产计划。”
“现在福星工业有什么困难吗?”
张乐平:“其他的倒是没有,在研发上面,我们招聘到了很多不错的研发人员,甚至高级技工;研发和高级工我们现在并不怎么缺。现在就是有些缺中低级的技术工人。”
缺中低级技术工人?
出现如此情况,和之前的招聘政策有着很大的关系。
之前招聘的时候,就指着研发人员和高级工人来招的;中低级工人,还真的不受重视。
可在一家工厂里面,做活的中坚力量,却是这群人。
韩松林摸了摸下巴,这倒是一个情况。
“这样子啊!”
下岗潮,现在已经渐渐的开始了吧。
从九十年代开始,国企的效益就在不断的走低,很多的企业,甚至出现发不出工资的情况。
对于普通工人来说,这无疑令人很难受的事情。
没有工资,怎么来养家糊口?
脑子活的人,早已经自己找出路,并且成为第一批富起来的人;老实人,正在继续的坚持。
江中这边的话,已经没有什么合适的工人来招了。
所以,想要工人的话,还得要到其他地方招人。
如何让优秀的工人能够加入到福星工业,只能用人拉人了。
此时的福星工业内,人员并非说就蜀川本地人,还有来自于其他省份的。
这些人来福星工业之前,基本上都在某家工厂内,而且还骨干人员。
“现在福星工业,外地工人多吗?”
“好像挺多的。”张乐平还真的没有做过这方面的统计,就他所知,外地工人还真的挺多。
福星工业之前修建的宿舍楼,因为外地工人过多的缘故,还动员了一番本地的工人回家住,将宿舍给让出来。
为了解决宿舍不足的问题,福星工业又紧急的修建了一批宿舍出来,才将这个问题解决掉。
还有,外地工人来到福星工业,基本上都拖家带口过来的,厂里面自然得要解决下孩子的教育问题吧。
“现在其他国企厂子日子都不怎么好过,这个时候,可以通过这些人相互的介绍一批工人进来。我们工资福利在全国来说,都属于顶尖的,相信很多人愿意过来的。”
张乐平一听韩松林说的,拍了下脑袋:“哎呀,我这么之前就没想到呢!还是老板你厉害。”
韩松林目光深深的看了一番张乐平,他真的没有想到这个?
之前的时候,福星工业就已经开始人拉人的模式。
还记得赖友山吗?
福星工业的九级工。
韩松林就找赖友山给他的那些九级工,八级工朋友们写信,邀请他们到福星工业来工作。即使不来福星工业上班,也没有关系,就当请他们过来看看,当旅游了。
还别说,赖友山还真的邀请了好几位。
算了,张乐平什么都好,就在面对自己的时候,尽说好听的。
“不说这些,除了对外招人之外,我们内部自己培训,也得要加强。多招些实习工,合适的,表现不错的,就给转正。”
张乐平:“老板放心吧,招实习工培养,我们一直都在坚持做。”
韩松林也不多说这些,站在一处生产线边上,看着一辆福星大力神从线上下来。
“老板,这条生产线是我们自己设计的第一条生产线,有百分之六十左右的零件,都是我们自己制造或者采购的国内零部件。”
韩松林:“这条生产线,多久能够生产一辆车?”
“一个小时。”
一个小时的时间,一天不可能说二十四小时进行生产,还得要留出时间对整个生产线进行检修。
听起来,好像生产效率上面也并不高的样子。
可这生产线的意义不在于生产效率多高,在于福星工业已经掌握了汽车生产线技术。
以后可以在此基础上面,开发生产效率更高,生产种类更多的生产线。
“故障率怎么样?”
“刚刚开始的时候,经常的出现故障,到现在,已经能够坚持一天的生产。就是检修的时候,得要对一些零件进行更换和维修。”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